日本「讀賣新聞」日前以顯著版面報導指稱「美國已將尖端戰機F-35與戰區高空防禦系統(THAAD,薩德)列為對台出售標的」,但因預算問題,「台灣未必能全部吸收」。台灣自製潛艦方面,因技術能力仍然不夠,美國川普政府也將對台提供技術列為考慮項目。旅美的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表示,美方確實「可能有人在推」薩德售台,但因這項裝備爭議大、昂貴,台灣方面預計有阻力,台灣應該沒人對繼續搞飛彈防禦系統有興趣。
我國已在建構飛彈防禦系統投入巨額資金,圖為愛國者飛彈。記者洪哲政/攝影
分享


據了解,THADD飛彈每一枚單價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為1000萬美元,這已是大批量生產後的價格,THAAD所需一套車載雷達(AN/TPY-2)與發射車等約需7億美元。

國防部長馮世寬今年2月起,就曾陸續對外表達不贊成我國引進薩德系統,就算「日本未來若同意要部署薩德系統的話」,他也將對台灣部署薩德持反對意見。他明確表示,美日韓聯盟逼迫中共,但台灣最重要的是自己防衛自己的安全,而不要涉入這些戰爭,兩個大國的戰爭一定有替代性,台灣絕不能在這種狀況下作無謂的犧牲。

據觀察,而我國近10年來在換裝愛國者3型的「疾鋒案」、長程預警雷達案等反飛彈相關系統,投資,已上看1500億台幣以上經費,而軍方內部對設置在樂山上的長程預警雷達成效,始終抱持保留態度。而薩德系統政治性爭議大,恐將提高兩岸政治、軍事上的對峙,執政的外圍或獨派綠營人士雖對這項裝備有所「想望」,但核心國安人士不管從我國財盤勢細節分析技巧政或軍事實質戰備效益來看,對此都抱持保留意見。

對於讀賣報導中所列舉的軍售項目,梅復興指出,「都有在討論中」,但F-35能否在目前階段釋出,以及台灣能否負擔,還有待觀察。至於THAAD部分,梅復興說,美方雖可能有人在推,但因爭議頗大,且所費不貲,台灣方面預計會有阻力。

梅復興強調,因為美國川普政府重要涉台政策官員都未就位,現在所謂檯面下的協商,頂多只是透過國安會等高層級的管道在進行原則性溝通。至於正式軍售通告國會所需的作業,仍待業管官員就任後才能推動。目前圈內人士的推判,恐怕要到夏天即今年6、7月以後。
薩德系統。 路透
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hleysul89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